在时尚的语境中,很少有设计师像高子婷这样,以如此个人化且充满象征意味的方式重新编织“内在”与“外在”的边界。《Shadow Eclipse》毕业系列作为高子婷在中央圣马丁学院的收官之作,以超现实主义的视觉语言,将中古神秘学、塔罗符号系统与身体情绪经验融合成一场视觉的神秘剧场。
“塔罗牌于我而言不只是占卜工具,它是一种情绪载体,一种在不确定与希望之间张力的外化。” ”高子婷说道。这种诗性的表达贯穿了整个系列的构思与造型系统。从塔罗牌的四元素——风、火、水、土,到牌面中的隐喻人物与图像结构,每一套造型都像是一张活体的“塔罗”,在服饰之下承载着复杂的心理维度与精神投射。
她借鉴的不只是符号学层面,更是延续了时装史上一种关于服装作为“记忆装置”的传统。正如 Hussein Chalayan 在其《After Words》中让家具成为可穿戴衣物,或 Iris van Herpen 将数字幻象转译为动态服饰,高子婷也在《Shadow Eclipse》中完成了一次从文本到身体的视觉跃迁。她将塔罗牌折页转译为结构装置,服饰成为载体,意象的编排以解构主义方式重组——在秩序与失控之间寻找“精神容器”的新形式。
造型本身即是一种心理叙事。巨大的书页形态结构折叠交叠,将身体部分隐没,正是源自“知识压迫”与“视觉迷宫”的双重隐喻;一套全身披覆的紫色缎面长袍模拟塔罗中的“教皇”意象,却通过戏剧化的色彩、极致的覆盖结构和象征权杖的手持物揭示了权力与盲信之间的暧昧关系。另一位身穿心形头饰的模特,仿佛是《恋人》牌的化身,却流露出一种近乎病态的静默——她既被爱所定义,又被爱所吞噬。
整组作品在材料选择上也极具情绪质感:高饱和色彩的天鹅绒、金属刺绣、肌理斑驳的古书页质感面料……都仿佛是从塔罗牌的梦境中提取出的残片。她并不试图重现历史,而是在引用中瓦解稳定意义,以服装建构出一种“未完成”的身体状态(unfinished body state),一种潜伏在认知与幻觉之间的存在方式。
高子婷将服装视为一种心理学空间——一个非语言的心理剧场(psychodramatic space)。《Shadow Eclipse》不仅回应了当下对身份、信仰、依附与逃脱的焦虑,也开启了一个关于“符号、情感与服饰如何互为中介”的探讨。
更重要的是,她拒绝将观众固定在某种视觉或意义的稳定状态中。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希望这些服装像塔罗一样,不是一种强加的语义,而是一面情绪的镜子。”她的服装不是为了定义穿着者,而是邀请他们进入某种内省的旅程,在不确定的时代提供一个情绪的锚点。
《Shadow Eclipse》让我们重新思考时尚的本质:不只是潮流的具象体现,更是文化、信仰与个体经验的交错纹理。在高子婷的手中,服饰不再只是表演的媒介,而成为信仰与潜意识的拼贴本,开启一场关于“自我如何在神秘与现实之间被持续再造”的对话。